过去几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犹如井喷般从各个领域行业中冒出来,成长神速,可谓惊艳世界。可是,今年有众多独角兽企业却风光不再,纷纷从神坛跌落至悬崖深谷,独角兽们的成长轨迹迥然不同,其中缘由值得深思和探究。
在西方远古神话中的独角兽形如白马,额上长有神奇的螺旋独角,并长有可飞翔的翅膀,是集多种动物特性于一体的神兽,纯洁、高贵、高傲、无敌。当代那些高成长、有着高技术、新经济特质的公司就被冠以“独角兽”雅号,因而光环笼罩,估值膨胀,品牌彰显,并被众多创业者所膜拜、追随和效仿。
诚然,独角兽企业有着新经济的基因,往往代表着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趋势,也显示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也被创投资本所追捧。眼下,面对全球资本市场跌宕起伏,独角兽也面临着一场大洗牌。一边是融资困难,光环失色;一边是资本热捧,大放异彩。如此冰火两重天,或令独角兽们措手不及。
12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与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bihu)联合发布了《2019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9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总估值为19322.57亿美元,中国在数量、估值上均居世界首位。
根据报告,中美两国独角兽企业500强占全球的82.00%。中国217家,总估值9413.7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有45家入围前100(总估值为6792.22亿美元)。
目前,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有29家,总估值为9497.65亿美元,占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总估值的49.15%。中国和美国超级独角兽均有12家,占比41.38%,总估值分别为5047.85亿美元和总估值为3819亿美元。其中,蚂蚁金服以高达1500亿美元估值排为中国独角兽企业第一。
目前,中国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互联网、高端制造、高新科技、电子商务、工具软件、金融科技等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大数据、计算机视觉、云计算等领域的独角兽越来越多。
资本市场对独角兽企业厚爱有加,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企业巨头对独角兽企业格外敏感,投资力度也非常大;以此来完善其产业生态。阿里巴巴先后在海内外投资项目124个,投资超过1800亿人民币。腾讯投资超132起,总金额超900亿人民币。而这两家产业巨头不断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投资,仅在2018年就对47家独角兽企业进行投资。
中国独角兽也成为海内外股票市场的重要力量,2018年,中国共19家独角兽海内外不同股票市场上市。但是,上市之后的结局大不相同,四成企业遭遇破发。
从以上信息看,中国独角兽发展总体向好的格局并没有改变,特别是那些有着技术过硬、潜质良好、市场广阔特质的独角兽们成长性极佳。然而,2019年,对那些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内生动力不足、缺少真正市场空间的独角兽们的确面临着巨大挑战,甚至到了生死关头。
市场见证了许多独角兽企业的裸泳和挣扎。12月9日,社交电商淘集集正式宣布破产,这家从0到1.3亿用户只用了3个多月的创业新星,从诞生到破产清算,也只用了16个月,留下16亿元的负债黯然离场。同时陷入困局的还有生鲜电商界的呆萝卜,1000家店铺就烧掉了6个多亿,被爆资金链断裂,生存难续。而估值曾高达100亿元风光无限的网贷平台团贷网,2012年正式上线运营,这家生命周期7年多的独角兽倒闭前借贷余额超145亿元,平台撮合融资总额超过1300亿元。还有亏损欠债超过20亿元达的熊猫直播、互联网房产中介公司爱屋及乌等等,陷入绝境的独角兽名单可以列一长串儿。
身陷泥潭不能自拔的独角兽比比皆是,一些缺少技术创新、没有市场根基的独角兽,他们在创投资本的夹持下,腾空而起,越过了a轮、b轮融资的门槛,用硬拉来的流量、不计后果地烧钱、缺少市场公平的补贴,扭曲模式催生虚胖起来,自然跨不过生存和发展的高墙,在市场的动荡中轰然倒下是清理之中、理所当然的。
新经济成为倒闭的重灾区,在it桔子发布的《死亡公司公墓——新经济死亡公司数据库》中,2019年仅仅上半年,就有268家企业倒闭,而2018年全年的数字是383家。
壮志未酬身先死,探究独角兽们快速终结的命运,可以看出,他们倒闭的原因,主要包括资金链断裂、缺少市场竞争力、管理不善、股东内讧、烧钱模式难以为继、触犯法律红线、违法集资等等。其中80%以上死于资金链断裂。
一些独角兽公司过分依赖和迷恋融资,用资本的狂轰滥炸形成市场热点和人气。当海内外资本市场环境宽松,融资易得的时候,不失为一条成长捷径,可当市场环境恶化,融资艰难的时候,就立刻进入发展的至暗时刻。况且,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投资人对这一野蛮生长方式越来越没有信心和底气,毕竟,补贴的窟窿不能无限扩大,打政策擦边球也会遇到监管的红线,投资回报遥遥无期甚至打了水漂让他们望而却步,而没有了资金后盾的独角兽也会被自己开掘的窟窿所淹没。
泡沫终究会破裂,没有高盈利的高扩张模式最后结局只能是死亡。来自中创投的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一级市场共计发生2787笔投融资交易(不含并购、上市),总计交易金额接近3629亿元人民币,这仅是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从这其中可以看出独角兽们融资的难度了。
一些互联网企业靠流量维持市场人气和融资,但缺少商业模式创新,要知道,靠流量红利过日子的模式已经是昨日黄花,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触及到天花板。用补贴吸引来的假流量不能带来真正的经营现金流,也就无法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定增长的盈利模式。这正是许多流量型独角兽企业面临的困局,找不到突破口和发展方向,最后从流量型变为“流浪型”,不知去处,前景黯淡,只有惨烈阵亡。况且,前些年那些所谓商业模式创新的独角兽,那些靠野蛮补贴抢来地盘的互联网电商企业和交通出行企业,如今也是同行厮杀分外眼红的时刻,经营成本越来越高,维护客户难度越来越大,商业模式已经陈旧老套,面临着再创新之急。如果还去模仿,邯郸学步,也只有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曾经专注于全球时尚轻奢领域的尚品网,立志于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便可与全球潮流同步,经营9年,因融资重组不顺、经营受阻,如今已经关闭网站在线销售。烧钱换市场、补贴换流量,人们从网约车、共享单车、网贷等众多从红火到倒闭的几年轮回中看到了企业没有盈利的模式终究是死路一条。
麦肯锡在一份《组织力突围——中国独角兽企业的下一站征程》的报告中对中国独角兽企业的短板进行了深入分析,专业能力的短板,往往在遭遇拐点时会致命。
组织力不足成为众多独角兽企业的软肋,由目标体系、人才、组织架构流程、文化价值、经营模式等要素形成了企业组织力。而许多独角兽成长初期唯一多的是融资来的钱,硬核组织力的缺失,会使企业陷入众多陷阱而不能自拔。
一些企业曾经将“空手套白狼”作为制胜法宝,网贷p2p、长租公寓、线下教育,这些曾经被看好的以“空手套白狼”风光一时的模式正是葬送独角兽们命运的陷阱。
作为企业经营的本质是满足客户需求并从中盈利,没有盈利的创新便是伪创新,便是忽悠,一些独角兽企业假借创新,滥用创新,崇尚“短平快”的互联网思维,用虚高的估值吸引了创投资本,甚至到海外上市,但是巨额亏损是套牢资本也是套牢企业的死结,最后一条路就是走入死胡同。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符合市场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天生基因缺陷的独角兽企业被淘汰出局,会让市场资源更加有效地向真正的独角兽企业群集中,经济发展也就更加健康。
可喜的是,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大数据、计算机视觉、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领域,依托新兴技术的崛起和规模化应用,使一批更有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加快新技术和新产业的探索成为独角兽们突围的风口。
毫无疑问,未来几年,这些独角兽将引领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方向,并把握住市场暴富的机遇,从独角兽成为经济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