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举世瞩目中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宏伟蓝图已铺开画卷,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之路清晰可见,中国制定的"十三五"规划描绘了中国强国雄心,向世界展示出中国保持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标示出了一个民族的复兴伟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其中"协调发展"强调的正是"全面"二字,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因为在实现中国梦的行进坐标中,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征程上,全面小康又是第一个"百年渡口"。为全面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动协调发展、形成平衡结构,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中国"十三五"规划具有世界意义
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特有的战略模式。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浙江、贵州、吉林等地调研,听取对广大干部和群众意见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后,提出"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既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强调"突出前瞻性和引领性",为我国制定"十三五"规划指明了方向。中国 "十二五"时期,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不仅经济总量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更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经济总量破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 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可以说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世界。中国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不仅对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意义非凡,还将对世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此次在规划的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是对减少世界贫困人口的巨大贡献。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深入推进,中国将进一步由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无疑将对完善世界经济地理版图产生重要的深远影响,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促进产业与技术的转型升级,提高中国出口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品牌与科技含量,从而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显著的竞争效应。与此同时,中国保持稳速、创新驱动、可持续、平衡、包容性和开放的增长,将继续为全球经济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提供持久动力。此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进,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交流扩大,人民币国际化、企业"走出去"进程的加快,中国将进一步积极推动和参与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为全球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有益的实物性和制度性公共产品。
发展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
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2016-2020年这五年时间里,把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和日本加起来还多的大国带入全面小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跃升,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这是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将是一个巨大和严峻的考验。
前行之路无坦途,我们正面对改革攻坚期,"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紧迫而繁重。中国经济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等,都是"拦路虎"。中国的社会也面临着深刻转型,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问题,都是将来"硬骨头"。未来五年,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我们才能打好复兴之路上的"攻坚战"。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保持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要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深刻把握,擘画出未来中国经济的光明前景。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将进一步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打造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引擎,推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催生经济新增长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以五年规划的制定为契机,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把奋斗的脚步踩得更实,我们必将实现预期的目标,成就辉煌的梦想。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三步走"战略,跨入了新世纪。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的夙愿逐步变成现实,民族复兴的前景正在走来,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迈进,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
改善民生,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改善民生就是发展,而且是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经济指标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唯一指标,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就必须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等问题,以发展以民生为导向,是"十三五"规划的一大亮点。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对全面小康的诠释是对所有人群的全覆盖,是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的小康,农民不能落下,贫困人口不能落下,城市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不能落下。为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享有更多的实惠。惠及民生的"快车"在"十三五"期间将再次大幅度提速。如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此次,五中全会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将"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制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规划确定的这个目标为坚决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规定了总体思路、基本方略、行动路线和保障措施。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可以说贫困问题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比全国农民平均水平低3282元。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差,大部分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很难获得技术、信息、贷款等服务。贫困地区县以下交通基础设施不足,全国还有6.9万个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为加快贫困人口脱贫,必须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十三五"期间将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对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分类施策,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加强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以确保到2020年全部脱贫。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离不开贫困退出机制。中央的顶层设计已明确了贫困户、贫困县退出的标准、程序、核查办法,由各省区市组织实施。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同时,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要如期脱贫,急需改善外部环境。"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支持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水利项目建设,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人口红利,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这次五中全会,最大亮点和最受社会关注的还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按照国际老龄化的界定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0%),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对经济与社会的负面冲击也愈发明显,带来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因劳动人口比例减少,人口红利不再甚至变成累赘,中国未富先老;另一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需求结构变化,根据美日经验,房地产进入长周期下行通道,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失速。有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结果证明,临近的日本,20多年的经济增长出现长期低迷就是与日本人口的负增长密切相关。
2012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出现峰值9.4亿人,此后劳动年龄人口在持续减少,老龄化、少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口结构应有所调整。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除新疆与西藏以外的其它省市均于2014年上半年实施了该政策。从两年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来看效果不明显,并没有导致生育严重堆积现象,而且2014年全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仅比2013年增加47万人,主要因生育、教育、购房成本高及生育观念的转变。实施全面二孩后两三年内,预计每年出生人口会增加到2000万-2300万人,比目前多300万-500万人,生育水平稳定后,每年出生人口会回落到1500万-1800万左右,生育更替率达到比较合适的水平。对人口总数来说,短期内可能会有增长带来的压力,但从长期来看,预计2029年-2030年左右出现人口峰值14.9亿人,到2050年依然会减少到13.5亿人。 对人口结构来说,人口性别比会有所下降,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化水平能下降1.5个百分点,但老龄化趋势不可逆,2053年老龄人口峰值出现,老龄人口达到4.87亿人。劳动力人口下降速度也会延缓,但总劳动人口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对于家庭结构来说,变成了4∶2∶2,减少了家庭面临的一些风险,对家庭发展能力、孩子的教育等各方面都有不少促进作用。
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将从两方面发力:一是放松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底部老龄化压力;二是增加与养老相关的服务业供给,满足老龄人生活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实施全面二孩后,通过扩大基数增加人口出生量,与之相关的母婴食品、幼儿教育、玩具等行业迎来利好。这是一项符合民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人口发展规律要求的政策,但落到实处仍需要配套措施来支持。具体来说:首先要依法调整人口计生法的有关内容;其次,相应的社会公共政策要做好配套,原有的奖励、处罚政策也要随之调整;三是随着二孩的孕育、出生、长大、就业、老龄的整个生命过程,各项社会公共服务要跟上。
构筑生态底线,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这次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五中全会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质上是要完成文明的转型,终极关怀是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文明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上的"绿色文明",市场经济应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经济",其关键是抛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消费、高污染"的非持续发展模式,创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当下百姓关注最多的字眼莫过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天蓝水净食品安全,这些朴素的期待都与"环境质量为核心"紧紧相连。为此,生态文明建设只有真正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才能发挥其促进调结构、转方式的功能与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环境质量提升牵一发动全身。城市布局是否科学、农业发展是否合理,经济结构调整是否到位,产业能源战略转型是否能够适应,这些都与环境质量有着紧密关系。"十三五"提出要"从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核心到环境质量为核心"和"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标志着环境保护从关注工作到关注百姓感受的理念转变,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改变了过去对公共资源能源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导致了过度消耗等问题,新制度以市场手段解决资源环境等公益性领域的问题,这是一项深刻变革。确权之后就会有交易,这对于资源节约将有直接贡献,也是对环境质量提升的重要促进。特别是"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也是五中全会的最新亮点,是支撑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有效制度安排,以打破地方保护,根本杜绝地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干预环保执法问题发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再次证明,只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
(本文为中国日报网天下专栏独家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