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清朝第一座喇嘛庙再鸣钟 上下八百年谁是真英雄 -凯发官网在线

吴勇  >>  正文
吴勇:清朝第一座喇嘛庙再鸣钟 上下八百年谁是真英雄
吴勇
2016年06月06日

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沈阳皇寺钟声再次重新响起,犹如晨风拂去轻雾,提醒人们这个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少数民族王朝无尽的传奇故事。

始建于1636年的皇寺亦称实胜寺(全名为莲花净土实胜寺)是清朝第二任皇帝皇太极颁旨敕建的皇家庙宇,也是清政府在东北建立的第一座正式藏传佛教寺院(俗称黄教),是关外蒙古族喇嘛出家修行处,故而又称黄寺。

据介绍,皇寺每天早六时鸣钟35下,即“紧七慢八平二十”的频率,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0-15分钟。而在重大节日期间,鸣钟的次数还会有相应的变化。

史学界曾有说法:“明修长城,清修庙”。历史上,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需要面对的最大边患之一。自14世纪初明朝建立到17世纪中叶王朝终结,动员了无数人力物力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明长城,但是蒙古骑兵的威胁始终没有解决。

而清王朝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办法——修庙。在皇寺之后,清朝在东北、华北等地修建藏传佛教庙宇多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承德“外八庙”,建筑堪称汉和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乾隆皇帝也曾特别题诗“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沈阳皇寺之所以出名,一个是因为其中供奉的金佛“玛哈噶喇”(藏传佛教的最大护法神),据传原本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国师帕思巴喇嘛,募集千斤黄金亲自设计刻铸而成的,重达六十四斤二两(俗称千两金佛,旧制16两为1斤)。具有传奇色彩的是,就在皇太极得到“玛哈噶喇”金佛的当年(1634年),击败了林丹汗;第二年,女真改称满州;第三年再改国号为清。

另一个是其建筑开始了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尝试。以前文提到的皇寺大钟为例,该钟1941年由万盛合铁工场的苗荣棠经手重铸,身高1.14米、纽高0.2米,在第二层铸有铭文,为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合璧。

曾几何时,每日皇寺传出的钟声开启了沈阳人的一天生活,现如今,这中断了数十年的鸣钟将再次回归,重现当年“盛京八景”之盛况。

关于作者:吴勇,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站长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