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话两会】陈新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重大的创新实践 -凯发官网在线

陈新光  >>  正文
【专家学者话两会】陈新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重大的创新实践
陈新光
2016年03月07日

自从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后,引起全国人民广泛的关注。这次全国"两会"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将是八大看点之一。这是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稳步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

必须看到在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全球来看,世界经济走向低迷,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分化,全球经济调整趋于长期化,外需乏力成为常态。今后一个时期,全球供需结构失衡的深层次矛盾难以根本解决,世界经济仍处在再平衡过程中,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显著减弱。从中国来看,支撑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出现了深刻转变。主要集中体现在:一是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投资拉动效应逐渐递减。近年来,我国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明显,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船舶等传统制造业尤为突出,一些行业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并且,产能过剩行业已从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等新兴产业,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大量企业经营困难。同时,靠大规模投资或传统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十分有限,投资效益在明显下降;二是地方政府债务和资产泡沫加大,潜在金融风险在加大。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风险逐渐累积,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影子银行等领域更为集中。在实体经济不振的情况下,宽松性货币政策并未完全起到预期效果,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存在融资难、融资利率高等问题,而更多过剩的流动性进入了房地产和股市,导致经济泡沫加大。加之近期我国股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已经暴露了投资者杠杆率过高等风险隐患;三是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削弱了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劳动力数量持续增长、人口抚养比稳步降低为中国经济提供了人口红利。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下降,比上年末减少345万人,此后连续三年持续下降,同时人口抚养比逐渐提高。由此导致劳动力供应短缺,工资成本过快上涨,直接削弱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四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能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为代价的。由于土地、能源等要素价格偏低,环境污染成本未充分内部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里集中显现。这些情况表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不仅仅是周期性问题,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集中概括为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自从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学术界热衷于用各种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加以解说。为此,澄清认识误区、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对于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改革举措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如人民日报文章《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权威人士所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具体而言就是以新常态理论为创新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当前,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误读,其理论来源大致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新古典理论;二是以传统供给经济学为内核的新供给经济学;三是以发展经济学为核心的各类结构主义;四是以保守主义、货币主义以及供给主义为核心的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五是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结构性改革理论;六是以产权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为核心的新制度主义。但是,这些理论都不能成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工具箱。如果我们深入研究这些理论,可以发现它们存在共同的问题和困境:一是简单拆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供给侧"等同于供给经济学,"结构性"等同于结构主义,"改革"等同于制度主义。事实上,这些简单化的政策主张都没有抓住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甚至与之南辕北辙;二是先验假定需求管理和总量管理失灵,要求各类政策应从需求侧管理全面转向供给侧管理,理论基础应当彻底转向各类反凯恩斯流派。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同样不是"滞胀"问题。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不拒绝需求侧管理,而且在很多环节需要需求侧管理进行配合。我们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一是跳出西方经济学的桎梏。必须超越各种类型的凯恩斯主义和供给经济学的对立与争论,在短期,应关注市场失灵带来的供求失衡问题,以政府适度干预对冲世界经济波动带来的外部冲击,以内需适度扩张弥补外需下滑带来的需求缺口并缓解产能过剩。在近期,适度启动供给侧调整,利用"看得见的手"和整体规划积极处置僵尸企业。在中期,全面实施结构性改革,从制度层面重构市场,释放市场活力,推动政府主导型结构调整逐步过渡到市场主导型结构调整;二是超越左和右、市场与政府的简单分类。必须清晰地看到,中国目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不仅仅根源于市场失灵或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而是二者在不同层次的多元叠加,病根是体制问题,都要依靠改革创新来化解。因此,有效之策是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工具进行综合治理;三是既着眼本国实际,也具备国际视野。要适应现今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要求,战略重构以及调整相应政策和制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同时,也不能简单强调中国路径的特殊性,应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找准自己的目标和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阐释有助于澄清社会中一些错误的和片面的解读,有助于社会各界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富内涵。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将这项改革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直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之际再次围绕这一概念提出要"加法、减法一起做",使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线图"日渐清晰。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在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次会议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遵循。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强调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016年1月26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并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提出供给侧改革方案需要五个"搞清楚"。这五个"搞清楚"各有侧重,体现了我们在经济工作方面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中,"情况要摸清",这是改革发展最基础的工程,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是实事求是的体现,我们要发挥这个优势;"目的要明确",这是改革发展的关健,强调的是方向的重要,我们要紧紧围绕前进方向做努力,不能南辕北辙;"任务要具体",这是改革发展的期待,强调的是办事情要靠谱,要接地气,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大而化之;"责任要落实",强调的是踏雪有痕,职责明确,我们的工作不能浮在空中,落不了地;"措施要有力",这是改革发展的保证,強调的是怎么办怎么干,我们要让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有数,投身实践,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综合性集成创新,也是中国经济和中国模式在新时期的一次探索性改革和调整。我们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实践与中国发展新阶段的实际相结合,在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借鉴现代经济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和理论内涵,持续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新突破

进入新常态后的中国经济,正在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结构性改革。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传统的先增长后治理、追求增长忽视公平等发展方式失去了可持续性,必然走到尽头。新常态下,结构调整是一种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当今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伟大变革。

供给侧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中国中央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体系的供给效率和质量"等明确表示看,供给侧改革就是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市场所需供给约束为标准的政府改革。从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看,无论是削平市场准入门槛、真正实现国民待遇均等化。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只有进行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失时机地进行技术创新,才可能有效推动、实现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头戏,也是硬骨头,更是我国经济能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的关键,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直面重点难题,着力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推出有针对性的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稳定的经济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健全的法治环境。我们既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结构性改革营造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也要实现社会保障托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守住民生底线,让就业保持在合理区间,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需要指出的,也正如人民日报文章《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权威人士要强调的那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但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改革促发展,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得不迈过的坎,是不得不闯过的关,这项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必须加快步伐、加紧推进,避免"病情"越来越严重。"时不我待,我们要抓住机遇、知难而上、迎接挑战,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责任编辑:管理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