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新:从高考想到民主 -凯发官网在线

朱立新  >>  正文
朱立新:从高考想到民主
朱立新
2021年06月07日

今天是2021年6月7日,新中国恢复高考以来的第45次高考又一次拉开了激动人心的序幕!

每到高考我都很激动,不仅仅是因为这场一年一度的考试仍在以我曾经无法预料的方式影响着我的一生,更主要地,是因为在我看来,这场考试是普天之下最“民主”的事了!

为了让大家理解高考与民主之间的关系,我不得不先提醒一下“民主”一词是怎么来的。

民主的英文democracy由demo和cracy两个词根构成,这一词汇源于希腊文,两个词根分别指demoe(即人民)和kratos(即权力、统治、治理)。

无论用何种语言,民主都遵循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原则,问题是“让人民中的哪一部分人作主”。

回到“民主”的本义,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往往不在于一个社会或国家有没有民主,而在于它践行的是哪一种民主制度。不同民主制度之间的差异说的是让人民中有能力的人才以何种方式上升,直接参与社会的治理。

在中国,人才的上升通道主要依赖于我们施行了几千年的“选举”制度及其与时俱进的演变。

我在这里说的“选举”是古义的“选举”,它包括自上而下的“选”和自下而上的“举”,这种双向的互动构成了“中式民主”的基石,而“选举”一词今义所指的投票行为不过是一种新的补充。

到了近代以后,“选举”一词的含义渐渐地被局限于英文election所对应的投票行为,以至于丢失了selection对应行为的更为广泛的含义。于是我们再来看今天中国人才的上升通道,就不得不再多加一个词——“选拔”。全部按今义理解的“选拔”加“选举”构成了今天中国人才上升的主要路径。

中国的人才选拔要经历无数关,在我看来,诸如高考的各种考试是直接的选拔,在这些考试中,个人的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成为选举候选人而进行的选拔是间接的,这其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因人而异的主观评价。

如今,在这些考试中,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说高考“一考定终身”是夸大了高考的意义。

我认为,高考主要是考知识,具备了足够知识的候选者可晋级下一关,但这些高考的胜利者们终会发现,他们往后还要面临很多关,总有一些关会让他们意识到,除了知识,情商和情操也很重要。

他们也将面临法纪和道德方面的约束,不合格者既可能丢掉晋级下一关的资格,更有可能被彻底清除出队伍。

我们早就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定律”:“学而优”不一定能“仕”,“学而优”也不一定只能“仕”。“当家作主”和“当官”之间没有等号。

长期以来,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民主”被不合理地局限于一人一票的投票行为和保障这一行为得以进行的相关制度安排。如果我们对照他们对“民主”的定义来衡量自己,那么我们可能永远不够“民主”。

但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遵循西方的定义来落实我们自己的“民主”呢?这真是一个很大的圈套!

中国日报安徽记者站首席记者。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