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端午节与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延续更新 -凯发官网在线

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端午节与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延续更新
陈新光
2019年06月11日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而成为一种情感内蕴深厚的庆典过程,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标志和民族文化情感的认同和皈依。在中国当今四个法定休假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端午节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深厚家国情怀,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渊源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原本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的节日,也有纪念古代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但民间更推崇传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一说,后来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为了不让江中的鱼吃屈原尸体,民众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汨罗江中,所以几千年来就有了每年端午节赛龙舟与食粽两大礼俗,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从六朝时期起,楚国民众就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这是民众历史情感的汇聚。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被后人称为“诗魂"。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主张变法图强,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之所以彪炳史册,不仅在于他的词赋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在于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愤世嫉俗的坚贞气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的诗词气势恢宏、震古烁今、历久弥新,是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历史丰碑,时时感召和激励着九州儿女。

在民俗节日中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龙的传人已不满足对生活习俗一般性解释,而是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祗敬感德神祖的人文精神以及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端午文化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到了唐宋之后,端午节已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中国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至今仍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庆贺端午活动,其中有超过8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龙舟赛。

传统节日丰富的民俗庆祝活动,凝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稳定的心理、情感和祈盼。早在2006年5月,国务院就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7日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端午节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延续更新。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面对经济全球化,抵御文化霸权主义

随着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全球一体化市场和经济秩序的建立是以资本国际自由流动为内核的统一世界秩序,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往往通过自己的经济实力对弱势国家和民族进行大规模控制,其中包括文化领域的控制。正如西方学者菲力普∙英格哈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原理》一书中指出那样,全球化“通过市场使世界同质化,从而消除民族国家和民族文化。”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霸权主义现实,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强大力量。

进入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期都应更体现文化自信,这是国家最基本、最深沉和最持久的力量。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论中华民族根植最深、影响最久的精神品质,必定是爱国情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传统节日振兴,要谨防西方国家通过自己的经济实力对弱势国家和民族的大规模控制,其中包括文化领域的控制。诸如他们的人性观、人权观、主权观、价值观以及节庆活动的渗透、浸入,要求我们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形成新的习俗中,要有文化味、仪式感和时代气息,使爱国主义情怀成为端午节最为鲜明的底色。

【责任编辑:许聃】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