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全国top10榜单发布,上海位列榜首
2020年11月,世界知名的仲量联行参考国家商务部关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评判标准,借鉴以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中国香港等为代表的传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以新加坡、曼谷、迪拜为代表的新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指标, 发布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报告,综合测评出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国top10榜单。
根据综合测评,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国top10榜单中,前三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成都。报告指出,上海以其更具优势的城市经济基础、国际品牌入驻数量、城市营商环境等指标,位居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榜首。同时,为进一步探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内因并阐释中心城区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引领作用,报告在对城市研究的基础上,还发布了全国top10城市的中心城区榜单。作为“国际品牌第一站,外资龙头聚集地”的静安区具有强大的消费号召力、成熟的品牌氛围、迷人的海派文化以及强大的人才吸附力等因素,成为全国十大中心城区之首,北京朝阳区和成都锦江区分别排列二、三位。
扩大消费,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已连续多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这是因为扩大内需不仅是支撑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2018年5月,上海制定实施了《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强购物环境建设,不断提升消费贡献度、消费创新度、品牌集聚度、时尚引领度及消费满意度持续提升,加快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
上海在落实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提出5年内要建设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要求,在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举措有:一是建设定位清晰、竞争优势明显的高端品牌集聚区为亮点和重点,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通过产品转型升级,提升上海本土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成为国内出境购物消费具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三是加强在线零售业发展,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领先的中高端在线零售新高地;四是随着我国疫情的率先缓解并持续向好,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安全港,要抢抓机遇,全面发力,为未来吸引入境游客做好准备,在全球旅游购物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目前,除上海外,全国已有北京、天津等17个省份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对上海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根据2020年4月8日发布的《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聚焦一年,着眼三年,以静安、黄浦等区为引领,主动寻找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存在的短板,加强营商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商业购物环境,建设国际一流消费城市。
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商业消费逻辑,对照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发展指数”中的指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商业引领作用,做好上海商圈总体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淮海中路商圈业态提升、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和外滩源活力街区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提升地标性商圈知名度。不断放大国际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打造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进口商品集聚地,在“买全球、卖全球”的同时,实现“全球买、全球卖”。重视发展品牌经济,引进更有实力的国际知名零售商和品牌商,有效提高上海国际品牌集聚度,通过在上海设立更多首店、旗舰店、体验店,举办全球新产品新商品发布活动,打造引领国际消费潮流风向标的全球新品首发地和面向全球的消费市场,进一步提高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上海研究院 兼职研究员 陈新光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2021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