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残奥会是世界残疾人的盛大节日 -凯发官网在线

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残奥会是世界残疾人的盛大节日
陈新光
2016年09月14日

刚刚成功举办过奥运会的这座城市,又迎来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巴西时间2016年9月7日晚6时45分在里约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这是残奥会自1960年举办以来首次走进南美大陆,来自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32名运动员将相聚在科尔科瓦多山脚下,参加里约残奥会22个大项528个小项的角逐。叙利亚、伊朗两名难民运动员组成独立残奥代表团征战本届残奥会。作为世界残疾人的盛大节日,本届残奥会由于俄罗斯代表团被禁止参加里约残奥会,但在国际残奥会开幕的同一天,俄罗斯也在本国举行了残奥会。与奥运会类似,作为世界残疾人的盛大节日,残奥会主火炬在马拉卡纳体育场点燃之后,在里约市中心还将设置"人民圣火台",让更多人领略残奥圣火的魅力。

体现温情与勇气,科技与关怀的开幕式

当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全场欢呼声中出现在看台上并启动倒计时,只见15米高的巨大数字由从10到1的顺序从体育场顶端渐次落下,而在最后一刻,极限轮椅运动员阿伦·福瑟灵厄姆沿着场内巨型斜坡,穿越代表着"零"的黄色圆圈,飞跃马拉卡纳体育场。据组委会介绍,阿伦是世界上唯一一名可以在轮椅上完成该动作的人。对他而言,轮椅并非残障人士的工具,他的梦想则是设计出最为动感的轮椅。这一举动所包含的勇气,完美地诠释了本次开幕式主题"心无边界"。在残奥会开幕式上,单板滑雪运动员,索契冬季残奥会上铜牌获得者美国影星艾米·珀迪穿着假肢进行融合巴西元素的现代舞表演,与她伴舞的是名为库卡的机械手臂。珀迪翩翩起舞,手臂也随之响应,双方似乎扮演着对方的舞伴,却又在舞蹈动作上悄悄地较劲。随着珀迪的动作愈发自由与写意,库卡似乎终于明白自己无法再与人类的"斗舞"中取得胜利,低头向珀迪致意。珀迪19岁时因病失去了自膝盖以下的双腿,如今她不仅是单板滑雪运动员,还是一名演员、作家、演说家和服装设计师。她很好地诠释了创意总监热利所说的励志故事,而身材高挑的珀迪也被称作残奥会开幕式上的巴西国宝"邦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机械手臂由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生产,该公司在3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机器人、自动化与技术凯发官网在线的解决方案。库卡作为该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则应用于诸多工业领域,出现在开幕式观众面前的库卡机械手臂高2.15米,1.15米宽,2米长,它的重量超过1.5吨。

本届残奥会的火炬传递采取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方式,网络世界里,圣火所经过的地方随着人们的关注而顷刻变成一片火红。在现实中,于北京时间7日抵达里约热内卢的圣火在经过了基督山、依帕内玛海滩等著名景点的传递后到达马拉卡纳体育场,来到最后一位火炬手克洛多瓦尔多·席尔瓦手中。席尔瓦是巴西在残奥会上获得奖牌最多的选手,他曾收获13枚奖牌,其中包括6枚金牌。但在即将到达火炬面前时,轮椅上的席尔瓦却被楼梯阻挡了去路。此时骤降大雨,全场观众的心也悬了起来。人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平常使用的楼梯对于"席尔瓦们"来说仿佛天堑,停滞了片刻,眼前的台阶突然伸展开来,一条无障碍通道出现面前,席尔瓦用手驱动轮椅爬坡而上,成功点燃火炬。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燃放的焰火照亮了整个马拉卡纳体育场,使开幕式达到了高潮。同时,这一环节旨在体现人类对世界的美好愿景:每一个人都应平等地享有同样便利的生活。正如开幕式创意总监热利说:"开幕式将向世界传递残奥运动员无穷的能量。当我们看到一个人遭遇事故,之后成为一名运动员,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克服困难的案例。"

残奥会是让世人深入了解残疾人精神世界的最好舞台

本届残奥会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第32位出场,代表团成员身着统一的蓝色服装,手舞中巴两国国旗,在伦敦残奥会女子轮椅击剑冠军荣静的引领下整齐入场。中国此前已连续三届获残奥会金牌和奖牌数双第一。出征里约残奥会的中国代表团由499人组成,其中运动员307人,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比赛,是中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的一次。而在1984年6月,中国首次参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七届残奥会只有2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曾在里约一家中企工作的巴西工程师桑托斯因家中有残疾人,对出席残奥会的中国队员便多了一份关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桑托斯感慨道:"中国运动员在开幕式上用葡文、中文和英文3种文字打出横幅'你好,里约!你好,巴西!',这让我们巴西人心头为之一热。在所有的参赛队伍中,中国队唯一是这么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对媒体表示"我们要展示中国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实际上,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相伴而行的,还有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礼仪之邦的文明风范。自开赛以来,里约残奥会赛场上就刮起了一阵"中国风",截至9月13日,中国体育代表团一直领跑着金银铜牌榜和奖牌榜总数的首位。残奥赛场上,运动员则展示了他们不畏命运磨难的强者风范,残奥会运动员都经历过各种人生波折,他们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部感人的励志小说。因为先天或后天的不幸,残疾人运动员对别人有着更深的理解,也渴望别人同样能够关注和关心他们。四年一个轮回,残奥会再度向世人奉献了一台奏响命运壮歌、感悟生命力量的大剧。上海市静安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郁霆说,奥运会上顶尖选手的表现是冲击人类运动的极限,那么残奥会更像是一次人类精神的冲顶。两个赛场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但后者的价值更在于:即便行动受限的身体同样可以去证明自我存在的意义,而残疾人所体现的精神力量,可以适用于所有人。

残疾人怎样看待生活与世界,健全人又怎样看待残疾人?在残奥赛场上,这样的双向问答时刻不停地在进行。每一个站上残奥舞台的运动员都是胜利者,他们最大的对手始终是自己,突破自我并不一定意味着我比你强,而是佐证我也能行。在生活中,残疾人是有着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在某种意义上说,残奥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视角,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可以坦然相对,而参与体育运动也不止于促进身体和心灵的康复,更像是残疾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和回答。这种回答,需要健全人的理解与共鸣,以及建立在平等视角上的帮助。的确,心灵的平视决定着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到底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彼此交流。残疾人作为一个群体,由于身体上的障碍,又难免让人们在生活中投来五味杂陈的眼光。其实,残疾人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平等对待。心灵的平视,并不意味着健全人可以无视残疾人的特殊困难。相反,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的帮助,是促进残疾人与健全人彼此融合的社会基础。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在一座城市的街头遇到残疾人的比率,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而能否为残疾人提供足够顺畅地参与公共生活的无障碍设施,更是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爱心与包容。上海静安区益康残疾人关爱服务中心主任张爱琴认为对残疾人的了解、尊重、关爱,决定着一座城市向所有人都张开温暖怀抱的深度,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爱外,也需要残疾人和健全人共同努力来消弭各种偏见。从这个角度看,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身体的障碍可以通过各种硬件设施得以克服,心灵的障碍可能来自残疾人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也可能来自健全人对他们的认识局限于表面。残奥会正是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残疾人精神世界的一个舞台,独臂泳将的奋力划水、乒乓球员的左右挥拍、盲人跑者的全力冲刺……,残疾人运动员用自己的努力向人们证明,即便身体有着障碍,也不意味着生活没有色彩,更不意味着对社会无所作为。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约占总人口比例的6.21%,涉及的家庭人口约2.4亿,尽可能地提供条件,鼓励他们参与体育运动,就是克服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心灵枷锁"的一种有效途径,而从无障碍的赛场到无障碍的城市,心灵的平视,更是开启残疾人与健全人融合的一把心灵的钥匙。

树立"终生预防残疾"理念,以健康奔小康

残疾是一种生命现象,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残疾人的关爱,是衡量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关爱不仅体现在救助上,同时也体现在预防上。据一项调查显示,后天性因素是目前中国人的主要致残原因之一。可以说残疾风险伴随着我们每个人,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就有8500多万残疾人,基数大、负担重,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多数残疾的发生。在这个意义上,残疾预防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工作,既十分必要,又极为紧迫。一份来自世界卫生组织残疾预防与康复专家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大部分残疾是可防可控的,现代医学科技也为预防残疾提供了凯发官网在线的技术支持,利用现有技术可以使至少50%的残疾得以控制或者使其延迟发生。近些年,预防并控制残疾发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数据表明:1987年至2006年间,我国至少遏制了1500万人出现残疾。正如许多专家所言,"残疾预防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社会战略"。把残疾预防和康复保障连成一条线,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减轻残疾、消除残疾,更好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以全面健康成就全民小康。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这是我国首个在残疾预防领域的国家级政策文件,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防控网络更加完善,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可比口径残疾发生率在同等收入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

当前,我国已进入残疾人规模增大、结构变动、风险提高的关键时期。人口快速老龄化、意外伤害、慢性疾病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让残疾预防和康复保障变得更复杂。有数据预计,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残疾人200万-250万人,随之带来的不仅是给个人、家庭、社会的压力,也增加了国家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如果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减少、避免残疾的发生,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在这意义讲,康复和保障是对残疾人战略一点都不能少的关怀,而预防并减轻残疾是"永远在路上的社会工程"。在人们的观念上,社会上不少人以为"残疾预防只是政府各级残联的事情",而实际上关联医疗、教育、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等多领域。《行动计划》要求,孕前健康检查率80%以上,产前筛查率60%以上,已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60%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伤亡人数均下降10%以上,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80%以上……这些指标性规定,就是要从出生缺陷、发育障碍、慢性病、生产事故、精神疾病管理等方面控制致残风险。我们要将残疾预防工作在各领域内前移,让更多人树立预防残疾的意识,从检查身体、健康生活开始,都容不得任何侥幸,我们应该树立起"终生预防残疾"的理念。里约残奥会的竞技舞台上,中国307名运动员在赛场上激荡生命的力量。如果把残疾人事业比作同生命一起奔跑的赛事,那么保障残疾人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就是赛程部分,避免因各种原因致残、致障则属于关口前移。我们要把残疾预防和康复保障连成一条线,通过"普惠加特惠"等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残疾、消除残疾,更好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以全面健康成就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奔小康。

(本文为中国日报网天下专栏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管理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