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红头船公园里的“红头船”。陈志伟 摄)
近日,《人民日报》社原广东分社社长王楚等几位老同事分别从深圳和广州来汕头,让我这个“老汕头”自然也充当“主人翁”的角色,陪同着到市区各地走一走、看一看。离汕时,他们不约而同感慨地对我说,汕头的街头由“乱”到“治”,的确是大变了。不过他们觉得,汕头更大的变化“不止在‘面容’,而是在‘筋骨’”。
早年曾在《人民日报》社负责深圳、珠海和汕头等三个特区宣传报道的首席记者王楚说,尽管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以前的汕头,却一直没有深圳从“筋骨”里透出的那种“活力”,感觉不到深圳的那种“动感”。
“这次来汕头,我感觉汕头‘动’起来了”,他深有感触地告诉我,“站在汕头湾出海口一看,到处都是新建项目、到处都是建设工地,颇有当年深圳的味道”。
作为名誉世界的“潮汕商帮”大本营,汕头于1860年正式开埠。恩格斯曾在《俄罗斯在远东的成功》一文中写道:“汕头是中国唯一具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上世纪80年代初,汕头与深圳、珠海、厦门一起,成为中国的经济特区。
有“百载商埠”的根底、有“潮汕商帮”的血脉、有“经济特区”的机遇,然而,汕头却没有“借势而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无法与“特区”的身份相匹配。2015年,汕头的gdp总量1850亿元、人均gdp3.34万元,深圳、厦门、珠海的gdp分别是汕头的9倍、1.8倍、1.1倍,人均gdp分别是汕头的4.7倍、2.7倍、3.7倍。
尽管汕头近30年的停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汕头人也进行过多方面的反思,但一位在市政府工作的老朋友对我说,“我们今天需要的,是当年潮汕先民驾船出海、开创新天地的‘红头船精神’,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或许是决意开创汕头的“新天地”,汕头处处见‘新’,汕头湾出海口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被称为‘海湾新区’,‘海湾新区’里有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南滨新城、澄海六合围新城、物流新城……
(图为濠江滨海新城一角。张烈华 摄)
根据规划,海湾新区规划面积约480平方公里,预计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100万人左右、生产总值达到2050亿元,人均地区gdp将达到或超过珠三角地区平均水平。截至目前,已有2000多家企业已进驻了华侨试验区。
从华侨试验区来到濠江区,跨过濠江大桥,令记者眼前一亮:昔日那一片荒沙滩涂已变成一个个新型小区、一幢幢高楼大厦和一座座大型的现代化厂房;我们沿着宽敝笔直的疏港大道便到达中海信(汕头)创新产业城,只见工地上建设者们正顶着烈日高温如火如荼地进行施工建设。濠江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陈木鹏告诉我,“中海信(汕头)创新产业城” 是在汕头开展‘创文活动’之后进行开展招商投资活动并由本地旅外乡贤邱先生带头回乡投资建设的的一个成功典例。据他介绍,该城产业功能区占地面积达1000亩,建成后预计将引入各类创新型企业300家,可创年产值10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目前已引进50多家企业;说到这里,陈木鹏略为停顿一下,接着,他指着面前两栋已建成并正在外墙装饰的12层高的大楼激动地说,自从去年7月产业城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启动,他们仅用5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两栋孵化楼和规划馆共3万多平方的建设,这与当年深圳特区大建设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比,也可堪称为“汕头速度”。
(图为中海信(汕头)创新产业城已建成的孵化楼。符辉毅摄)
“海湾新区的战略定位,是‘以港兴城、聚侨兴业、创新兴区’”,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如是说,“海湾新区将成为汕头新的增长极”。
汕头因港而兴。上世纪30年代,汕头港的货物吞吐量曾位居全国第三。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广州、厦门纷纷建设深水港时,汕头却慢了一大步。
2015年,国家将汕头港纳入“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汕头人不愿再失良机,将港口建设列为了“头号工程”。
一位老朋友、汕头市东润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温伟东告诉我,他从10多岁参加工作就一直在港口上班,10多年前自已‘下海’ 创业从事货运物流业务也一直在港口,如今看到港口的大发展,他的心情很是激动,他说:“港兴我兴,港口发展我发达。”
我在汕头临港工业区看到,广澳港区5万吨级公用航道、华能海门煤炭中转基地15万吨级码头、10万吨级深水航道已建成投入使用;广澳港区二期工程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2万吨级石化码头正开工建设。汕头港的朋友对我说,5年内,汕头港将建成11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实现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0万标箱的目标。
(图为汕头国际集装厢码头一角。张烈华 摄)
此外,位于临港工业园的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国际通信海底光缆登陆站,海缆出口带宽占中国大陆出口总带宽的45%,现已有亚欧国际海底光缆、中美国际海底光缆等4条海缆在此登陆并开通运营。临港工业园负责人对我说,依托独特的海底光缆资源,汕头发展临港信息服务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我的一位老领导、原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第高对我说,到2020年,汕头海湾隧道将全线贯通、比亚迪云轨一号线将通车、汕头华润万象城将开业……
汕头已经由“滞”变“动”,开始焕发“活力”、重构“特区”形象。
汕头澄海区东里镇,有一个名叫“樟林”的小村。
上世纪初,“樟林”小村赫然标入了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因为它是潮汕“红头船”北上沪、津,西至雷、琼,南下暹罗、爪哇的基地。一位长期从事文物保护考古研究的老友、现任汕头市“海丝申遗” 专家委员会专家、市文物博物馆协会会长辛国安告诉我,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南宋时期是福建泉州港,元明时期是漳州月港,清代中叶便是樟林港。
今天,汕头人在“樟林”小村里竖立起了“樟林古港”的高大石碑。伫立在石碑前,我仿佛看到了樟林古港当年的千帆林立、百舸云集,仿佛看到了潮汕先民站在船头漆为朱红色的“红头船”船头,扬帆待航、驶向世界。
(图为华侨试验区一角。张烈华 摄)
一位陪同我采访的老同志对我说,“红头船”所展示的“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时代内涵,是催人奋进的精神,汕头人将发扬“红头船”精神,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去开创汕头的新天地。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地方频道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