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网络上,不时有人将深圳与其它城市进行比较,不过我发现,拿深圳与其它城市进行比较的,却往往不是深圳人。
我的朋友说,拿深圳pk这个、pk那个,其实不是深圳人的风格,深圳人没工夫去与别人争论是非,比较谁是老大,更不愿与别人在嘴上一较高低。
(图为深圳新城区一角。 王小可 摄)
深圳人从不在乎人家说自己什么,你说我“年纪轻轻”,我确实不如“老北京”、“老西安”,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不过30多岁;你说我“小得不够称大都市”,我确实不如“大上海”、“大武汉”,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只有2000平方公里地盘;你说我“文化沙漠”,我确实没有北京、广州那样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你说我“仿古伪古”,我确实没有老祖宗留下的遗迹、老天爷恩赐的山水。
的确,深圳没有历史积淀的文化,没有“地大物丰”的本钱,但是,深圳却实实在在地在“文化沙漠”上立起了一根产业支柱,2015年,文化产业占到gdp总量的11%;实实在在地用2000平方公里的小地盘创造出全国省市排名第四的gdp,单位面积产出位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图为世界之窗夜景。 岑志利 摄)
深圳年少,却不轻狂,但许多人由此认为,深圳人“缺少激情”,甚至批评深圳人“冷血”。比如说,深圳足球队“中超”元年夺冠,深圳人并没有为之举城若狂;深圳足球队降级,深圳人也不为之捶胸顿足,每逢深圳队比赛,深圳人没有那种狂呼“雄起”的热情;国内的足球被称为“烧钱的运动”,可作为国内财力颇为雄厚、实力企业众多的深圳,一支足球队竟然沉陷入“欠薪风波”,而深圳人却没有忿忿为之疾呼。
(图为外援桑戈尔带球突破。 郑东升 摄)
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事故发生后,深圳市民自发在现场默哀、鸣笛,为遇难者送行。
一位网友“@胡大海”发帖说,发生险情、有人被困,想关注,就及时了解信息;想参与,就去做义工;想援助,就捐款捐物,“我们更相信实际行动,相信实干,这是深圳人的处事信条”。
“讲道理不如讲科学,要相信专业的人才能做好专业的事情,救援也是一样。什么时候用切割机,什么时候用探测仪,什么时候适合用什么方式救人,这些都比敲键盘更需要专业知识和科学常识”。
他说,人们给深圳戴了很多“高帽子”。其实在我眼里,深圳人历来都宠辱不惊,你说我好,我感谢;你说我不好,我自省;深圳人有这份自信,有这份稳重,有这份理性,“最重要的是干活,这么多年不都是干过来的吗?”
(图为深圳节能产品博览会展出的节能新产品。 钟华登 摄)
实实在在地“干活”、实实在在地“赚钱”、实实在在地“参与”,没有闲心胡侃,没有闲心“骂娘”,这就是深圳人。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