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学霸了,我就要我儿子!”当田雨岚和闺蜜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相信很多家长泪流满面,有的感同身受,有的幡然醒悟。
包容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无论是浸淫其中的本土住户,还是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都不难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堂。有人说过,在这里,无论你腰缠万贯,还是落魄潦倒,只要在这里安顿下来,总能找到自己的生活。
教育机构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并可能会对他们进入社会后对社会相关事件的价值判断产生影响。因此,教育机构的教育管理过程,细节上都应当传递出符合时代价值的信息。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密密麻麻布满“成功的阶梯”,用无数的“成功”来验证是否成长,而学生的心理状况、身心负担则少有关心。心智并不成熟的学生们,自己的成长一直伴随着“成功”压力时,在一定的时间,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过于沉重的负担,个体悲剧自然难免。
湖北恩施校服腐败案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2015年7月以来,新华社记者先后四次赴当地调研发现,小小校服腐败利益链条“不简单”,上有红头文件“开道”、校服企业垄断经营牟利,下有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揩油”。而这腐败利益链条在当地存在十数年。
近日,腾讯教育与麦可思合作开展了一项3162人参与的“大学校长印象调查”活动,调查发现,有38%的在校生不知道自己的校长姓甚名谁,29%的在校生表示从未见过校长。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不知道本校现任校长的比例(44%)高于非“211”本科院校(34%),也高于“211”院校(21%)。
以高额物质奖励追捧高考“状元”之风,与助学没有半点实质关系。助学作为一种公益行为,重的是雪中送炭;而重奖作为一种商业炒作,看中的是明星效应。教育需要投入,但对高考“状元”的重奖并不是对教育的有效投入,只是商业对教育的消费和利用,并不是教育的真正所需。
2007年从体坛正式退役后,田亮一边在清华大学体育人文系就读,一边在演艺圈崭露头角。近日,田亮和叶一茜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时,众明星纷纷自曝毕业院校。田亮自曝在清华体育人文系读了8年还没毕业,“因为英语差”。
基础数据的不同和学校客观差异的存在,决定了“就近入学”不可能是“最近入学”,学区也完全可能呈“不规则几何”。一些媒体对“就近入学”不是“最近入学”这一说法及学区“不规则多边形”进行批驳讽刺,是由于没有认真思考学校承载力和人口密度等因素所致。但主要的问题,还在于教育部门在划分学区的过程中闭门造车,不向社会公布各学区的相关数据、划分学区的原则方法,造成透明度不够;不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广聚民智,导致学区划分科学性欠佳。缺少透明度让社会质疑暗箱操作,而科学性不够则让这些质疑有了更多理由。
3月中上旬,90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陆续公布招生简章,“高中阶段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发行的相关刊物上发表作品、论文。”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针对文科考生开列了这样的自主招生条件。随后的一个多月间,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一些高三学生在备考之余,开始想方设法发文章,“凑够”自主招生条件。而几乎无一例外,“凑条件”都是家长向相关期刊购买版面,费用根据期刊等级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大学生“学非所愿”当然是一个问题,但笔者认为,从当前的就学、就业实际和“学所非愿”的原因、比例来进行分析,目前媒体和社会高估了大学生“学非所愿”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从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及个人发展、从业的不确定性来看,三分之一学生学非所愿,其比例并不算太高,而对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更不至于如网络舆论所评估的那么严重。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下发通知,将两间自习教室指定为“博雅计划”和“未来教育家计划”专用教室。此举引发争议,有人称这是变相的等级之分,公共领域的特殊就是特权,这一做法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同时也有舆论认为,专属自习室在本质上而言,是一种选择性激励,包含有制度善意。
记者在广西山区采访,有一些地方寄宿生早上不吃饭、冬天穿凉鞋被视为“习惯”,家长和教师们不以为意。记者在广西山区采访,仍有一些地方,寄宿生早上不吃饭、冬天穿凉鞋被视为“习惯”,家长和教师们不以为意。
武汉大学成为“珞珈山公园”,部分游人在“公园”里的不文明行为,在校园内外引起热议。校园到底该不该开放?如果开放,应如何开放?游客在校园里应有怎样的行为准则?当前开放校园带来的问题,根源恰恰在于大家都忘了开放校园的目的,校园与进入者的关系成为“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公园”与“游客”的关系,或者“公共场所”与“纳税人权利”的关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容县一所中学让数百名学生冒雨做操表演,当地领导则撑伞视察。校方回应称,撑伞是因视察的老领导“身体弱”,官方则称为“保护设备”,引发舆论负面声浪。将学生作为“道具”使用,表面看来是考虑欠妥、组织不严密,但深层次上还是没有将学生与领导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更没有将学生置于学校的最高位置上。
大学去行政化问题一直是两会热点,今年也不例外。全国人大代表、北大校长林建华认为,高校行政化倾向是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政协委员王康分别接受记者采访,从政府和家庭角度谈及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到底是谁的责任?
为了“震慑腐败官员‘巨额藏现’”,今年两会上,九三学社提出“尽快更新人民币版本,有效震慑腐败官员‘巨额藏现’的提案”。加强对官员资金使用的监管,以制度性要求通过技术手段,让官员的大额现金受到有力监督,才是真正有效的办法措施。
代表委员为什么不愿意“说话”了?在我看来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代表委员说话起不了作用,因此“不用说话”;二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水平不够,对相关问题没有思考,因此“不会说话”;三是代表委员怕说错话后引起舆论滔滔,因此低调行事,“不敢说话”。
近年来,以京沪穗深为代表的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用重金从欠发达地区引进知名校长、骨干教师尤为普遍。教师因待遇、环境等问题向异地异校流动,固然在一时会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但长远上这种市场化选择的结果,有利于教师整体待遇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也符合教师的根本利益。
“科学谣言”的产生、传播和危害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社会、教育、心理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打造破除“科学谣言”的科学体系,使真科学的种子在社会上生根发芽,不断生长蔓延,“科学谣言”生存的土壤必会越来越少。
为什么官方通报总是无视民众感受,把“领导高度重视”罢在最显要位置?主要在于官方话语体系有其特殊性所在:一是“官念”尚存,“观念”未变,“花花轿子人抬人”;二是官方通报“不见官”,则虞于责任“不见人”。
在孩子的隐私意识下去干预孩子的隐私,也未必就能真正掌握孩子的隐私。许多孩子都有了明显的隐私意识,并因此和父母“斗智斗勇”,比如有的孩子为防父母偷 看日记,把日记记成两本,一本是“应付检查”的,一本是真正的“小秘密”。孩子有着自己独立的成长空间,轻易侵入他们的“小秘密”的人,哪怕是父母,在他 们的眼中也同样是“侵略者”。“保护孩子”只是一个美丽的幌子,如果不认清这一点,我们的“保护”不仅会成为伤害,而且有可能损害同孩子的关系,甚至可能 在“保护”中晾成大错。
从法治意识和法治秩序本身的角度来讲,无论是如何的程序合法、证据确凿,都不能够以“铁案”称之。在法治秩序之中,没有铁案,而只能有铁的程序。铁案意识往往是一种主观认知,而法治秩序最忌主观意识;只有程序意识才能摆脱主观偏见,以“程序正义”实现案件最大程度的客观还原。
睡觉本来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用专业表述来说,睡觉是”一种生理反应,是大脑神经活动的一部分,是大脑皮质内神经细胞继续兴奋之后产生了抑制的结果。当抑制作用在大脑皮质内占优势的时候,人就会睡觉。“在开会时让这种生理现象不可抵制地出现的原因,主要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生病;二是许多岗位工作特殊,加班加点后还要求按时上班的情况不少;三是一些会议老生常谈,言者无新意,听者昏昏然。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官员真是因为头天“进夜总会”,导致身体疲劳。但这必须是在调查后才能进行证实。
新闻媒体是新闻的记录者,记者可以是新闻的在场人,但却不能成为新闻的制造者(除了专题活动外),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客观性。而媒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事件,其本身就是极不道德的。以道德之名行不道德之行为,纵然目的崇高,但其负面影响并不能得到抵消。而这种未得到抵消的负面影响,其对社会的伤害作用不容低估。
对于校园“辱师”案例,既要重视其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又不宜过度渲染其代表性。说起来,几个中学生的行为,未尝不是因为“年轻就是任性”。由此就引发“人人自危”一说,实难服众,“集体休假”,更是不妥,难免会被理解为另一种任性。这也暴露出教师在面对原本尚算正常的师生摩擦时,也受到了社会上许多不正确观念冲突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对师生摩擦事件的性质判断和严重性判断。老师与学生比“谁更任性”,并非找回教育者尊严的正确途径。
著名官场小说作家王跃文有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其名曰《官场无故事》。虽以《官场无故事》为名,但书中满满都是官场人物的精彩剧情。其中既有正能量,也充满相互利用与倾轧。我在想,王跃文以“官场无故事”为名,恐怕也存在了一种希望:各级官员在官场中少一些故事,多一点公职的自觉。
落马官员在位时都风光无限,不管是谁,落马后多多少少都会有点羞耻之心,特别是像刘铁男这种“好面子”的高官。因此,对于落马官员痛诉“苦日子”害了自己的情性,可以有一定的理解,但千万不能完全当真。如果因此还得出“寒门易出巨贪”的结论,那么,这只是一种“腐败出身论”,既不科学,也是对出身寒门的所有官员的一种歧视。
公益项目遭遇群体反对的尴尬,许多人将其归结为“邻避思维”,但是,“邻避思 维”本身是一个正常且将永恒存在的思维,绝不能将其视为让政府“左右为难”的主要原因甚至唯一原因。一些公益项目陷入“一闹就停”怪圈,表面看来是“邻避 思维”,真正原因其实在于长期以来相关部门没有正视“邻避效应”的合理性,信息公开度不够所至。
当本年度前十个月全国各地财政支出情况披露后,引发了“又一轮”对政府年终“突击花钱”的担忧。担忧的基础在于:前10个月,全国各级财政支出11.35万亿元,年末最后两个月有近4万亿元支出预算,超过全年预算四分之一。以六分之一的时间,花四分之一强的钱,政府真的“有钱就是任性”?
近日,一位泸州少年微博直播自杀,上万网友围观,把这当成了一个玩笑,甚至当成了微博营销手段,这位少年最终失去了获救机会和自救能力,令人痛惜。他到微博来寻找温暖,但你却用一盆冷水浇灭了他的生命之火。
11月30日上午,铁路总公司表示,铁路客票延长预售期后,为了最大限度方便旅客、最大限度让旅客充分利用车票资源,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退票、改签规则,对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新规自12月3日起实行。
贪腐行为只是该官员的一个表现方面,而一个人是有着多面性的,普通干部群众所接触到的是这个官员的哪一面,那么,哪一面就会成为对这个官员的最直观感受,这是影响其投票的关键性因素。至于贪腐行为本身,一般普通干部群众并不了解,如果确切知道某人是个贪官,除非有着利益关系,一般不会“破罐子破摔”选他。
这几天,温州街头一款“走斑马线神器”闪亮登场,这款叫斑马线智能护栏的产品,被称为能保障行人安全过斑马线的“神器”。据媒体报道,“神器”神气登场后,仍有一些行人或绕道、或从一米高的栏下钻过,直奔对面的红灯而去。“神器”的神气登场,只不过是见证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神奇而已,而每年大量用生命和鲜血铸成的警示案例,仍然没教会很多市民过马路。